avatar
文章
44
标签
14
分类
6
首页
标签
分类
Jerold‘s PNote工作队列
首页
标签
分类

工作队列

发表于2025-10-20|更新于2025-10-20
|浏览量:

工作队列的介绍和使用:https://blog.csdn.net/xiaoheshang_123/article/details/147374327

详解:https://devpress.csdn.net/linux/66d02dcbc618435984a3a31b.html

cover of previous post
上一篇
edid
EDID介绍EDID 是显示器给主机发的 “能力说明书”,核心是告诉主机 “我能接收什么格式的视频信号”,避免主机发一个显示器处理不了的信号(比如黑屏、画面撕裂)。 本质是显示器内部一个小存储芯片(通常是 EEPROM)里的二进制数据。 EDID 里包含 3 类关键信息: 基本信息:显示器品牌、型号、出厂日期(比如 “Dell U2723QE”); 显示能力:支持的分辨率(1080P/2K/4K)、刷新率(60Hz/144Hz)、色域(sRGB/DCI-P3); 时序参数:这是核心,决定 “视频信号怎么传、显示器怎么扫” 时序时序的本质是 “主机发信号的节奏” 和 “显示器扫画面的节奏” 的匹配规则。 显示器怎么把 “1920x1080” 的画面显示出来? 是一次性把所有像素怼到屏幕上,而是像 “看书一行一行扫”,先扫第一行所有像素,再扫第二行,直到扫完最后一行(这叫 “逐行扫描”);扫完一整屏(一帧)后,再从头开始扫下一帧,反复循环。 时序参数就是规定 “扫一行 / 一帧的具体时间分配”,分为...
cover of next post
下一篇
驱动学习
...
avatar
Jerold
这个人很懒,什么也没留下
文章
44
标签
14
分类
6
Follow Me
©2019 - 2025 By Jerold
框架 Hexo|主题 Butterfly